笔趣阁 > 崛起后周(书香盈案) > 第四十五章 三个和尚的故事

第四十五章 三个和尚的故事


“若是我告诉大和尚你,你佛门的罪孽不止于此,你是否相信?”见甲九和文益彼此咬牙切齿,似乎都恨不得最后手下见真章,柴宗训再次用狂妄之语吸引了文益的注意。&1t;/p>

        对于甲九的无理纠缠,文益可以不放在心上,但柴宗训所言所语皆是有矢放的,不得不引起文益的注意,文益从甲九身上收回了目光,看着柴宗训道:“太子请讲!”言语之间!已是客气了许多。&1t;/p>

        “说只怕是一时半儿说不清楚,我记得你佛门之中似有许多有趣的故事,用以教导世人。”文益点了点头,“就今日就恕小子抖胆,在大师面前搬门弄斧,也想说一个关于你们佛门的故事与大师听,不知大师可允?”&1t;/p>

        文益再次点头,柴宗训正想开口,好像突然又想到什么,于是改变了原来的主意。见柴宗训久久不开口,文正觉得奇怪。&1t;/p>

        “大师!说不如唱,小子听闻佛教之中亦有梵唱之音,警醒世人,再恕小子抖胆一次,唱给大师听……”不待柴宗训把话说完,甲九却是“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他只道是柴宗训有意戏弄文益。&1t;/p>

        本来文益正要答应的,可闻得甲九这么一笑,反而也猜疑了起来。柴宗训见机不可失,连忙抢过道:“大师不说,小数点子就能当大师答应了。”&1t;/p>

        跟着!柴宗训清了清嗓子,开始唱道:“一个呀和尚挑呀么挑水喝。嘿嘿!挑呀么挑水喝,咿咿  !挑呀么挑水喝。两个呀和尚抬呀么抬水喝,嘿嘿!  抬呀么抬水喝,  咿咿!抬呀么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呀。没呀没水喝呀,嘿!没呀没水喝呀,咿!没呀没水喝呀  。你说这是为什么呀  ?为呀为什么?嘿嘿!你说这是为什么呀?为呀为什么?为什么那和尚  越来越多?嘿嘿!越来越多!咿咿!越来越多!为什么那和尚越来越懒惰?嘿嘿!越来越懒惰!咿咿!越来越懒惰……”&1t;/p>

        以柴荣训如今的年纪唱这儿歌倒也合适,甲九听着柴宗训的儿歌越听越想笑,越觉得柴宗训是有意在戏弄这个大和尚。&1t;/p>

        而在文益听来,则是完全不同。文益身为佛门执牛耳之人,又是开一宗的的一代宗师,自然是有大智慧之人。柴宗训的儿歌听来虽然简单之极,却也是蕴含着文益从来没想到的一些哲理,柴宗训此歌更隐晦的向文益说明了一个问题。&1t;/p>

        这个问题文益曾经也想到过,可是越想却是越想到通,但今天听过柴宗训所唱的儿歌之后却是豁然开朗之感。&1t;/p>

        好不容易等柴宗训将这儿歌唱完,文益居然带头鼓掌起来,一边的甲九看得目瞪口呆。“歌是不错,还向向太子请教此歌之名?”文益问道。&1t;/p>

        “《三个和尚》!”柴宗训据实而答。“看来太子果然是有心之人,才会编出此歌在老纳面前唱。”柴宗训正想说此歌不是自己编,“老纳虽创建了‘法眼’一宗,天下人皆称贫僧乃是佛门不出世的奇才,可老却始终想不通一个问题,还请太子殿下为贫僧解惑?”&1t;/p>

        见到文益居然对柴宗训如此客气,甲九差点儿惊得连下巴都掉在了地上。&1t;/p>

        “解惑不敢当,大师了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柴宗训谦虚道:“不过有时候身在局中,当局则迷罢了。柴宗训或许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为大师提些意见。”“好一个‘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太子一言中的。”文益更是大笑起来,对柴宗训更是满意。&1t;/p>

        “贫僧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弘扬佛法,大兴我佛之道……”文益话才说到这里,便被柴宗训给打断。&1t;/p>

        “不知在大师看来,如何才能弘扬佛法,大兴佛道?”柴宗训问道。文益为之一楞,继而答道:“使世人皆修我佛之法,世人皆闻我佛梵唱之间,天下人在我佛感召之下,不再有杀戮,不再有血星,皆……”&1t;/p>

        “等等!”柴宗训没有让文益继续说下去,言道:“是不是我可以将大师的话理解成,有更多的人修佛信佛,或最好更能拜入佛门之中,终身侍佛。大师?不知我说得对不对?能不能这么理解?”&1t;/p>

        文益犹豫了片刻,还是赞同了柴宗训想法。&1t;/p>

        “那不知大师想过没有?若是天下人都拜进了佛门之中。这天下之田谁来耕作?这天下之布又谁纺织?”文益似乎明白柴宗训问此话的意思,答道:“我佛门之人自能自耕自食,至于纺织似乎是妇人之事,与男子干系不大。”&1t;/p>

        柴宗训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嘴巴,的确说得有些离题。“那大师认为天下佛门之人皆能做到自食其力?”柴宗训再次追问道。文益想了想,似乎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满,只得道:“至少大多数能做到。”&1t;/p>

        柴宗训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大师可还记得先前歌中所唱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大师是否深思过其中的道理?”&1t;/p>

        “这……”文益答不上来,只好求助柴宗训道:“这正是我想请教太子的地方,为何我佛门……”“为何佛门中人越来越多,但一个原本在俗世之中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人,为何到了佛门之中却渐渐的偷起懒了来,甚至最后变得想不劳而获。是不是?”文益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柴宗训,他居然将自己的想法说得一清二楚。&1t;/p>

        虽然有不好意思,文益老脸为之一红,但这个缠绕佛门的大难问题,却是不能不解决。“那大师想过没有?这个人在世俗之中,他为了养活妻儿,不得不辛勤劳作,他除了要养活妻儿之外,还上缴一部份给国家,使得他更是不敢怠慢。&1t;/p>

        “再问大师一句,寺庙之中可有能约束或是能让之努力的下去的目标?”看着文益嘴动了动,柴宗训又连忙补充了一句,“大师别给说我说什么侍奉我佛,消除苦难,以求永生的话,柴宗训就是俗人,听不懂也不想听那些大道理。”&1t;/p>

        “太子的话老纳有些明白了。”文益神情有些落寞,事实的真相让他有些难以接受。“那大师又是否清楚佛门为何在我大周境内会受到驱逐?”柴宗又问道。&1t;/p>

        “愿洗耳恭听!”文益明白柴宗训说了这么不过是铺垫而已,接下来才是他想要真正说的话。“说得好听!佛门大开方便之门,可照大师的意思,若是越多的人拜入佛门之中,为了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为了有足够的地方让之修习,你们佛门就不得不圈占更多的土地和修建更多的寺庙,是与不是?”&1t;/p>

        文益点了点头,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或许在他看来本来就该如此。“可是佛门占有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之后,可想国家的处境没有?土地或是不够,或是有空地却少人耕作。既然能不劳而获,谁又愿意起早贪黑,早起晚归?”&1t;/p>

        “这……”文益似乎明白后周与佛门的冲突所在了。&1t;/p>

        “没有人做生意,没有人当兵,没有人打渔,没有人行医。国兵无可征,税无可收,是不是这样就是大师期望的佛国?”柴宗训目光直盯着文益,文益听背心手心皆是冷汗直冒,也不敢看柴宗训的眼睛。&1t;/p>

        “与国争利,与国抢民。大师觉得有哪个有作为国家会允许这样的事情生?我不知道你们佛门在南唐是否就是一帆风顺,但柴宗训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现在的大周不会允许这样的事生,以后柴宗训当政后的大周一样不会人允许这样的事情生。”柴宗训语气缓了下来,“说句不客气的话,大师建立的这般佛国,却是在侵蚀俗世王朝的根基。大师可以不接受我大周的好意,我大周甚至更希望佛门在南唐大兴,因为只有这样,将来我大军一举荡平的南唐的时候,更不费吹灰之力。&1t;/p>

        “我知道大师想说什么,也许你们佛门的僧兵的确很厉害,可是一个僧兵又能抵挡几人?或许我大周下次再次南伐的时候,大师要面对的就不只是个‘椎子营’这么简单了,也许十万百万,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楚呢?”&1t;/p>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122972/264297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