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崛起后周(书香盈案) > 第一百九十章 南边来的补品

第一百九十章 南边来的补品


而后!赵匡胤忙得焦头烂额,当接收过大周国库,看到国库里面比脸上脸上还有干净,赵匡胤有种欲哭无泪的冲动。不过!好在大周最后一点家底还在赵匡胤手中,但总的说来还是处处都要钱,赵匡胤只恨不一个铜板扳成两半来用。&1t;/p>

        最后!赵匡胤不得不将主意打到了皇宫内府之中,虽然柴宗训曾说过为了凑足军饷,小符后这个年纪轻劝的太后娘娘将自己很多心爱的饰都变卖了。但赵匡胤还是抱着几分侥幸之心,总想能捞点好处。&1t;/p>

        因为此事,呼延琮和赵匡胤险些动起头手来,最后在赵匡胤再三保证之下,只是接收内库,并没有打小符后和柴荣训的主意。呼延琮虽然勉强答应了下来,但赵匡胤在他心中的印象却是一落千丈。&1t;/p>

        接收过内库的赵匡胤也是大失所望,真可谓“偷鸡不成,倒蚀把米”,本来根据王继恩从宫内传出消息,言内库之中似乎藏有不少珍宝。不得已的情况下,赵匡胤就算得罪呼延琮也不得不冒险接收内库。&1t;/p>

        但看到内库之后,跟国库了差不了多少,最后赵匡胤只能归结于王继恩情报有误,或说为了这次大战,小符后亦是真的将内库搬空,确实正如柴宗训所言。只怕赵匡胤做梦都想不到,柴荣早就将内库大部份收藏转移至盐城,就是管理内库的小符后本人也未必清楚,那时候的小符后对于如此之类的事情着实不怎么关心。&1t;/p>

        无奈之下,赵匡胤似乎只有把主意到百姓身上,柴荣临死之前,曾宣布地免赋三年,因为一句话,王溥和范质这个辅宰也是当得甚是辛苦,赵匡胤坐上那个位置终于知道王溥和范质二人为何总想打他禁军的主意了,实在也是没有办法。&1t;/p>

        说起王溥和范质,这二人既然选择和赵匡胤之间妥协,赵匡胤归周为宋,因其先前这大周任过归德军节度使,所封藩镇正是在宋州,所以以“宋”为国号,改元“建隆”。赵匡胤新立,欲收拢人心,不想多树强敌。&1t;/p>

        也没有找王溥和范质二人的麻烦,尽管如此,这二人也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每一日都过得胆颤心惊。&1t;/p>

        赵匡胤唯有向百姓百宣布免赋三年改成收一半赋税,本来赵匡胤此次改朝换代,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变乱,百姓也未曾损失什么,如果真能够见到朝局稳定下来,有个人能够像柴荣一般为他们遮风挡雨,所有百姓还是乐见其成的。&1t;/p>

        可是赵匡胤才一登基,就将免赋三年改成了这三年赋税收一半,天下百姓自然都不高兴。如果这般特殊的情况下,是柴荣宣布如此,大周百姓只怕能勉强接受,但赵匡胤到底威望比起柴荣还是差上一截。&1t;/p>

        这边还忙着安抚人心,另一边李重进得到赵匡胤改周为宋的消息,立刻起兵反叛,并派心腹之人暗中联络李筠。说起来也怪李重进谋事不秘,他所派的心腹翟守珣早让赵匡胤收买,早早的就将消息送到了赵匡胤之处。&1t;/p>

        李重进虽反,而李筠却是暂时未反,这让赵匡胤喜出望外。一边派使者笼络李筠,加封他为中书令,另一边却是在凑备粮草,尽起大军,打算一举将李重进击败。赵匡胤也是怕时间上来不及,暗中命令翟守珣尽量拖延时间,为赵匡胤征集大军赢得机会。&1t;/p>

        不得不说这翟守珣还当真有几分本事,一方面向李重进进言,诋毁李筠不足与谋事,李重进还在为李筠未曾第一时间响应他很是不悦;另一方面,翟守珣又向李重进建议,可以在宫中联络小皇帝,最好能将小皇帝救出开封城,接应到李重进彼处。&1t;/p>

        对于此事,李重进颇为上心,柴宗训不过是七八岁的稚子而已,若能掌握手中,不只是掌握了大义的名分,更是能挟天子以令诸候。至于赵匡胤那们的伪帝,自然没有被李重进看在眼中。这个建议是翟守珣所献,但消息也是第一时间送到了赵匡胤案上。&1t;/p>

        &1t;/p>

        得到这个消息,赵匡胤并没有阻止翟守珣,让他以李重进心腹的身份混进了开封城中。而经过和赵普一番商议后,二人也决定趁此机会,好好的将小符后和柴宗训看清楚,这母子二人究竟是那般打算。&1t;/p>

        如果小符后与柴宗训和李重进当真搅到了一起,赵匡胤是不介意举起手中屠刀,毕竟千古美名比起坐下的位置,更是不值一提。&1t;/p>

        深夜之中,看到几案之上送上的情报,柴宗训心中冷笑不止,暗道:好你一个赵匡胤,跟我玩无间道么?若非是自己知道历史上有翟守珣这么一个人,也让“稚子营”稍稍留意了下这个人的动静,只怕今日已是着了赵匡胤的道。&1t;/p>

        不过!柴宗训已是有冯道为之规划之路,定然不会轻易改弦更张的。况且!李重进是什么货色,知道历史的柴宗训也再明白不过,李重进此人甚至还不如李筠,与他一起为伍,等于将自己往棺材里送。&1t;/p>

        第二天夜里,如同往常一样,柴宗训和种放还有呼延瓒在“御书房”中读书,“御书房”的房门被敲响。&1t;/p>

        “谁?”柴宗训开口问道。“我!”门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道:“陛下!是我,奉太后娘娘之命,打南边给陛下带了些补品。”呼延瓒还只道是自己爹爹哪个手下之人如此不懂事,要知道三人读书不给人打扰已然形成了一种规矩。&1t;/p>

        “你到底懂不懂规矩?陛下读书从来不希望有人打扰,把东西留下,你可以离开了。”对于呼延瓒此言,柴宗训也乐得没有开口。柴宗训自然听得出来来人是在跟自己打着机锋,什么南边来的补品,此人多半就是翟守珣了。&1t;/p>

        柴宗训也暗笑不止,心道:赵匡胤也未免太过小瞧自己了?这皇宫之中守备森严,如果真的不是借助了赵匡胤的关系,李重进的人当真要混入这皇宫之中,实在是难如登天。不过!柴宗训不介意陪赵匡胤把这场戏给演下去。&1t;/p>

        来人没有离开,只是说道:“还请陛下开门,这补品当真是打南边来的,太后娘娘交待过小人了要亲手交给陛下才放心。”&1t;/p>

        “什么陛下不陛下的?如今我乃是晋王,别再乱说。”柴宗训回了一句,见得门外之人如此啰嗦,呼延瓒却是有些不耐起来,还以为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居然这般没有眼色,正想站起身将来人轰走。&1t;/p>

        不想他呼延瓒才站将起来,又给种放生生拉着坐了下来,种放似笑百笑的言道:“你急什么?你没有听人家说人家千里迢迢的打南边来吗?你要是将人家哄走了,接下来的……咳!咳!”种放站起身来,“还是我去开门吧?不是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打狗还要看主人’呢?晋王殿下?你说是不是?”&1t;/p>

        柴宗训心中一动,这种放也未免太逆天了些,莫非他也猜了出来?呼延瓒看了看了柴宗训,又望了望种放,二人似乎都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他半句也听懂。“你们到底说什么呢?”呼延瓒抓耳挠稍问道。&1t;/p>

        柴宗训和种放对望了一眼,彼此会心一笑,却是没有人再理呼延瓒了。柴宗训继续埋头看书,而种放却是给来人开门去了。&1t;/p>

        “御书房”房门打开,一个太监打扮之人手中正端着一碗炖过的补品,老老实实的在门外候着,碗中尚冒着热腾腾的热气。呼延瓒本来了也想像柴宗训,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手中兵书之上,不过还是忍不住多朝看人看了一眼。&1t;/p>

        这一看不要紧,马上觉出了不对。来人虽然是身太监打扮,可是哪里有又有哪个太监还条长得有胡子的?呼延瓒马上就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更是将腰间佩剑拔了出来,喊道:“你究竟是何人?意欲何为?”&1t;/p>

        看到呼延瓒这么一惊一乍的,柴宗训连忙将他拉着坐下,同时朝种放使了一个眼色,说道:“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么大惊小怪的?”种放会意,已是将“御书房”房门关了起来,自己也转回了座位之上。&1t;/p>

        “我……他……”呼延瓒激动间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来人,似乎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好了!既然东西都已经送到了,你也应该回去了,记得别忘了帮我谢谢二娘。”柴宗训直接无视呼延瓒,也不过只多看来人一眼,目光又回到了手中书上。&1t;/p>

        来人脸色为之一变,并没有立刻离开,沉吟了片刻,道:“莫非陛下当真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从何处来?”种放将盖着盖子的补品打开,用手扇了扇,又用力一嗅,道:“好香!可惜只有一份,太不像太后娘娘风格了。”说完这般话,视线转移到来人身上,“猜谜这事情殿下并不擅长,还是我来吧?&1t;/p>

        “既然你自称打南边来,不知道阁下是来自潞州(李筠的驻地),还是来自扬州(李重进的驻地)?”此言一出,来人脸色为之一变,半晌之后却是主动为种放的机敏反应鼓起掌来。种放聪明若斯,的确是天下少有。&1t;/p>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122972/26429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