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崛起后周(书香盈案)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会死机的种放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会死机的种放


李重进闻言大惊失色,他的想法的确过于理想化,完全建立在他自己的推测之上。在李重进看来,只要他大军出现在开封城下,赵匡胤完全来不及反应,而赵匡胤的禁军精锐也许正在集结,也许正在赶去对付自己的路上,开封守卫力量极其有限,李重进这招避实击虚不得不说很是高明。&1t;/p>

        而在李重进大军压境之下,赵匡胤选择逃跑应该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赵匡胤选择顽抗到底,本来赵匡胤入主开封的时间就不长,开封城中心怀大周的人应该大有人在。在这般情况之下,就算已经委屈其全投靠赵匡胤之人,也应该知道做出什么选择。&1t;/p>

        所以!在李重进的考虑之中,赵匡胤的反抗基本不成立,但给翟守珣这么一提醒,李重进就不得不正视一旦粮饷耗尽之后,赵匡胤死守开封城,拒不投降的问题。李重进带兵多年,如何不知道粮饷才是拢住手下将士的根本。五代十国这个乱世,当兵只是为了吃粮,当然顺带着抢劫财也是应该的,别说是李重进麾下,就是赵匡胤的禁军,如果离了粮饷,自然也不可能把赵匡胤放在眼中。&1t;/p>

        其实这样的状况在唐中后期已然凸显  ,当兵打仗乃是把脑袋撇在裤腰带上的买卖,如果粮饷不够,对不起不管你是将军还是皇帝  ,都不会卖你的帐。唐朝后期就出现过几次这样的事例。皇帝出征之前未够赏钱,对不起大军就呆在大营之中不会出营半步;还有便是军队打了胜仗,而皇帝的赏赐不足,甚至生过大军围困皇帝,讨要赏钱之事。&1t;/p>

        不能不说五代十国确实是一个光怪6离的世界,很多你认为不可能生的事情都有可能在这里生,所谓的礼法皇权,似乎已然被践踏殆尽,柴荣有意改变这一切,所以他建立了“稚子营”,只可惜他还没有等到开花结果,已经撒手人寰。&1t;/p>

        李重进越想越觉得翟守珣说的这种可能性存在,而且生的概率绝对不小。赵匡胤绝对不是那种甘心坐以待毙之人,他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又岂会轻易选择投降?而且以李重进对赵匡胤的了解,说不定赵匡胤会死守开封  等着自己大军回援。想到这些,李重进脸色越的难看了起来,这一切都被翟守珣看在眼中。&1t;/p>

        翟守珣暗暗欣喜,想不到自己随口几句危言耸听之言还当真奏效了。于是翟守珣接着说道:“如果将军能多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翟守珣竭尽全力之下,也许能为将军征集半年的粮饷,如果能支够持我们半年作战所需,我相信会将军也会更有把握,毕竟赵匡胤大军一来一回差不多也是半年时间。”&1t;/p>

        听罢翟守珣侃侃而谈之言,李重进明显有心动之意。“你所虑甚是,此次大战除了时间是关键之外,粮饷之事也是关键  ,只是为了征集更多的粮饷定然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时间一旦耽搁太久,就会失去出其不意的突然性。”李重进自言自语,显然在粮饷和时间之间纠结了起来。&1t;/p>

        翟守珣正在考虑接下来的话该如何去说,才能让李重进选择完全不存在的粮饷  ,从而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没想翟守珣还没有继续开劝,而李重进已是拿定了主意。李重进不容分说的道:“这样!我最多只能给你半个月的时间  ,你一定要将半年的粮饷凑集完成。”李重进说这般话时看着翟守珣。&1t;/p>

        而此时翟守珣脸上的表情颇为怪异,显然他也没想到李重进会想出这样折中的法子。翟守珣不说话在李重进看来,定然是翟守珣觉得时间过紧,甚至不能完成  。李重进也开始跟着慌了起来,第一次感觉到粮饷似乎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1t;/p>

        “如果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将来攻破开封城,我定然给你记功。”李重进生怕翟守珣在这个关键时候打退堂鼓,连忙开始为其鼓劲加油起来。翟守珣更是哭笑不得,想通前因后果,他立刻装出一副为难不堪的样子。&1t;/p>

        最后翟守珣咬着牙说道:“翟守珣得将军看中方有今日。虽然守珣也知道要在半月之类完成收集半年粮饷的任务的确有些困难,不过请将军放心,翟守珣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会完成将军交代的任务。”&1t;/p>

        闻过翟守珣之言,李重进长长的松了口气。翟守珣在心底差点笑开了花,这样轻而易举的就争取了半月的时间,只要他操作的好,用其他各种理由再拖延半个月绝对不成问题。&1t;/p>

        “其实只要征集到八成的数目,此战就可以说我们占据绝对的先机了。赵匡胤精锐禁军一来一回最快也要四个月,如果四个月之内本将还拿不下开封城,我这所谓大周名将之名也可以说是名不副实了。”李重进话才落下,翟守珣马上高喊起口号来,  “祝将军马到成功,旗开得胜。”&1t;/p>

        李重进闻言大笑了起来,一双眼睛眯的几乎连缝都看不见,显然心情大好。&1t;/p>

        皇宫内院之中。&1t;/p>

        赵匡胤虽然已然封柴宗为晋王,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还是没有将他本人放回边疆三州两关的封地,反而把他留在皇宫之中。美其名曰保护,可实际上是怎么一会事谁都心知肚明,眼下李重进已是打出了反宋复周的大旗,尽管眼下明确打出旗号造反的暂时就李重进一家。可赵匡胤清楚看似平静的朝野还不知道潜伏着多少暗流,不知道暗中还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如果赵匡胤不能以最快的度平定叛乱,说不定想李重进这样的人还会有凡几。这个时候将柴宗训放将出去,无疑是给自己添乱,赵匡胤又不傻。好多人选择静观其变除了隔岸观火外,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这个时候把柴宗训放走,无异于就是给了他们这样的借口,一旦野心勃勃之辈将柴宗训掌握在手中,不管柴宗训愿不愿意,注定成为别人手上的一颗棋子。&1t;/p>

        这样的昏招,赵匡胤自然不会出,那怕天下皆认为他有软禁柴宗训之嫌,赵匡胤也唯有捏着鼻子认了,至少要等平定李重进之后才会考虑给柴宗训自由。相信等到那个时候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清楚天下大势,比起所谓的大义,眼前的利益才是最实在的。&1t;/p>

        这也是皇宫之中颇为奇特的一个现象,虽然柴宗训从皇帝自贬回了晋王,但吃住都在皇宫之中,一切用度跟皇帝也没有多大区别。其实对这个时候的柴宗训来说,不管是皇帝还是晋王都区别不大,一样是任人摆布的傀儡。&1t;/p>

        所以!柴宗训的生活一如既往,白天和呼延瓒习武切磋,晚上在御书房中读书,偶尔心情不好之时将自己关在屋内。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而已,至于柴宗训将自己关在屋内做什么,只怕只有他柴宗训本人才清楚。毕竟!堂堂一国之君突然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王爷,换成谁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点应该谁都能理解。&1t;/p>

        现在唯一的变化,以前柴宗训总是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内,而如今这屋中又多了一人,不是别人,正是种放。当柴宗训得知种放乃是柴荣留给他的一招明棋,柴宗训本着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精神,简直是把种放往死里用。&1t;/p>

        以前像接收“稚子营”机密情报这样的事情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如今有种放明显柴宗训变懒了,这样的事情都交到了种放手中。“稚子营”的情报网几乎覆盖整个大周  ,搜集的情报极为复杂,虽然已有人帮他过滤一遍,但依旧让柴宗训头疼不已,实在是工作量太大了。现在有种放他,柴宗训倒是当起了甩手掌柜,所有情报都先让种放看一遍再说,种放觉得柴宗训有必要看的情报再挑选出来,最后送到柴宗训手上。&1t;/p>

        自从有了种放,柴宗训觉得自己像是解放了一般,好多事情都可以不用去管了。而种放像是一台精密的电脑,同时处理几件不同的事情,轻而易举不说,而且不会死机。有时候柴宗训也怀疑种放的大脑构造是不是跟其他一般人不一样,为何在其他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偏偏游刃有余。&1t;/p>

        “前几日收到李重进起兵的情报,这下可够他赵匡胤喝一壶的了。”柴宗训一脸兴奋之色,搓了搓双手,“而且还听说李重进已经派人联系李筠了,这二人皆是坐镇一方的大员,尤其是李重进更是有着大周名将之称。”&1t;/p>

        从柴宗训言语间的喜悦不难看出他对赵匡胤的恨来,柴荣才死不久,赵匡胤就如此迫不及待的动兵变,吃相唯实太难看了些,最让柴宗训难忍的是赵匡胤险些将小符后逼到走投无路之境,这点最让柴宗训不能忍受。所以现在只要是能让赵匡胤不痛快的事情,柴宗训都是乐见其成,如果条件允许,柴宗训甚至不介意出手帮上那么一帮。&1t;/p>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122972/264298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