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代考科举金榜题名了(暄妍) > 第217章 夏娘封淑人诰命

第217章 夏娘封淑人诰命


  启元帝接过太监从赵巧月手中得到的折子,大概浏览了一下,他道:

  “此事是国家大事,明日早朝爱卿能说服朕的臣子们,此事朕便允了。

  至于你想要为你母亲请封的诰命,朕允了。”

  赵巧月跪拜磕头:

  “谢主隆恩。”

  启元帝指着下首的椅子道:

  “起来吧,去那边坐着,朕还有些事情要同你谈谈。”

  赵巧月应了是,然后谢恩就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同皇上说着事情。

  这事情大都是关于北方的问题,少有是西南地区的。



  令赵巧月不由得猜测出启元帝想要她离开京都,去往北方任职。

  以她在西南地区的政绩,所担任的官职肯定不会低于现在的布政使。

  赵巧月心有猜测,面上不显,依旧云淡风轻同启元帝交谈,能回答她就老老实实如实回答,不能答的也就是过于敏感的,她来一个不知道或是似是而非的答案。

  中午被皇上留了午膳,用过午膳,她才离开皇宫,回了家。

  刚回家没多久,家里就迎来圣旨。

  赵巧月吩咐春菊带人摆设香案,全府上下的人都跪在前院接旨。

  圣旨是由启元帝宠信的总管太监带来的。

  它是给夏娘的诰命。

  封为三品淑人。

  夏娘接旨谢恩,都还身处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激动中,赵巧月吩咐春菊给来宣旨的众人都给了荷包,“李公公,寒舍备下了上好的茶水,还请你去客厅坐坐。”



  李公公客气道:

  “杂家还要回宫里复命,喝茶就改日吧,等杂家有空再来大人府中做客。”

  赵巧月道:

  “李公公既然有差事,本官就不打扰了。

  待李公公有空,记得来喝茶,本官这里随时恭候。”

  李公公轻嗯一声,同赵巧月说了一声就带人往外走。

  赵巧月亲自相送。

  皇宫里的太监内侍官至最高也就是五品。

  并没有赵巧月这么高,赵巧月礼待李公公。

  没有半点作为新贵的自傲。



  李公公非常满意谦逊的赵巧月,也愿意提点一二。

  “杂家出宫的时候皇后和安嫔一起去见了皇上,杂家隐约听到她们说婚事。

  这要是说准了,杂家又得去宣旨,有得忙咯。

  赵大人留步,杂家的马车就在门口,赵大人不必再相送。”

  赵巧月寻思着李公公所言的话,面上笑着道:

  “李公公慢走。”

  目送李公公一行人坐上马车往宫里而去,她才转身回府邸。

  啧!

  这安嫔和皇后可真是不安分!

  她们三人之间要说有交集什么的,还真谈不上,顶多就是在南明州的时候抄家的时候得罪了三公主。



  只是吧,这事也不是她的错。

  三公主要是聪明点,她肯定是不会被禁足,失去封地的。

  可她都好心帮三公主拉开了同南明州那边的关系,三公主不愿意接受。

  因年纪缘故,到了可以谈婚论嫁,再加上安嫔生下一个小皇子,母女俩都得到解除禁足的机会。

  好好日子不乐意过,还想着在她面前蹦跶的话,她不介意干点别的大事让他们继续重新被禁足。

  如今的她可不是以前初出茅庐的新科状元,赵巧月深信自己的手腕将京都搅得风起云涌的,还是可以的。

  但愿两人聪明点。

  至于皇后,以前孙家,赵家两座权贵府邸都还在,她会忌惮。

  现在嘛,她是防备麻烦。

  三皇子也就是齐王虽说重新掌握权势,



  可成年的皇子又多了两位加入朝堂与他这个身为嫡子却一直都没有获得太子之位的争权夺势。

  齐王还是挺容易对付来保全自己的。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想着,赵巧月走进前院客厅,春晖等人齐聚一堂给夏娘道贺。

  夏娘接受他们的道贺,给了他们每人一个月月钱的打赏。

  走进客厅的赵巧月同样给了大家赏赐,方才将众人打发走,她则同夏娘坐着喝茶说说话。

  赵巧月喝了一小口茶水,放下茶杯,看向夏娘笑得温润亲和道:

  “娘喜欢吗?”

  夏娘道:

  “喜欢,娘现在都感觉自己还是在做梦呢。



  闺女,这是你为娘请封的?”

  赵巧月道:

  “是,娘养我一场,我功成名就就不能忘记娘的恩情。

  我如今所拥有的一切都有娘的功劳。

  所以娘也该同我一起分享这份荣耀。”

  别人家夫贵妻荣,她家女贵娘荣,夏娘很欣慰:“好好,娘接受你送给娘的这份荣耀,娘会倍加珍惜的。”

  赵巧月道:

  “娘,以后你出门参加宴会,但凡有人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你的身份和你闺女的身份都会给你撑腰的,谁都不能再拿你以前的身份说是,谁都不准嫌弃你。”

  回到京都,她没有去任职前,肯定会有不少人送来请帖或是拜帖的。

  赵巧月想到自己都是有身份的人,出门极少再受欺负。



  那么她母亲也该如此。

  在南明州城那个小地方都有捧高踩低的事情。

  在偌大的权利中心京都怎么可能会少了这份捧高踩低的现实人呢。

  赵巧月舍不得夏娘被他人轻视,提前请了诰命。

  如今夏娘走出去,在众多京都夫人中她这个有品阶的诰命封号肯定是胜过许多人的。

  那么在她关照不到的地方,夏娘也不会再受什么欺负。

  赵巧月的话,夏娘非常明白,心里也非常感动闺女一心为她,她面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道:

  “好好,娘以后出门不惹事,也不会再怕事,有闺女在,娘腰杆子直,也备有底气,谁都不能惹。

  我有这样的见识想法,你总该放心了吧?”

  赵巧月点点头。



  这时春菊来禀报,赵巧月让她布置的祠堂已经准备好。

  祠堂里供奉的除了一块无字牌位,还有五份圣旨:

  第一张被封新科状元的圣旨;

  第二张是被任命为南明州知州的圣旨;

  第三张是升任衢州省布政使的圣旨;

  第四张是回京都述职的圣旨;

  最后一张就是前不久夏娘接受的圣旨。

  这些圣旨也被她安排到祠堂里,供奉着,世代流传,也能让人知晓她非常重视圣旨。

  夏娘与赵巧月一起上香后她道:

  “闺女,这块无字牌位是什么意思?”



  她很确定对赵家没有半点感情的赵巧月绝对不可能立给赵家老祖宗们的。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21133755/117272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