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末当暴君(身无千两金) > 第84章 先进攻谁

第84章 先进攻谁


“你...”

        豪格脸色难看。

        福临一个小孩而已,降下的圣旨,他根本不在乎。

        但八旗之中,有四旗都是效忠多尔衮和福临的,他手中只有两旗,根本没法和多尔衮正面硬刚。

        “哼!”

        豪格冷哼,拂袖离开了养心殿。

        多尔衮面色不变,开始颁布命令。

        他道:“大军在京师修整,等候更多的八旗士兵入关,同时招募李自成的溃兵。”

        “遵命!”

        在场的武将,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恭敬的道。

        多尔衮的目光,随后看向了范文程,问道:“军务我来打理,但是治理百姓,我远不如先生。

        先生觉得,该如何处理京师之中,如此混乱的局势?”

        他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深知拉拢汉人的重要性。

        “回禀王爷,其实很简单。

        第一,无论是哪方势力的人,只要向大清投降,全部允许,先稳定住局势,等天下平定之后,再慢慢清算就行。

        第二,为崇祯帝发丧,今天下令官民为崇祯帝服丧三日,着令礼部、太常寺以帝王的规格厚葬崇祯帝。

        如此一来,李自成就成了扰乱天下,暴虐弑君,人神共愤之人,而我们则是替崇祯帝报仇,平定中原动乱而来,师出有名。”

        范文程见到多尔衮对自己如此客气,知无不言,恭敬的道:“最后,昭告天下,为讨伐逆贼李自成,大清定都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

        并且,不承认南京朝廷,以保证大清正统!”

        “好!”

        听到一番话,多尔衮大喜,道:“除了军务之外,朝廷所有事情,就都交由先生处理了。”

        “王爷如此厚爱,范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文程连忙下跪,感激涕零道。

        他只是一个万历四十三年的秀才,如今却成了大清文臣第一人,总理朝中所有事物,权势无双,怎么能够不激动。

        “先生无需多礼,以后我大清要仰仗先生的地方,还很多啊!”

        多尔衮把范文程搀扶起来道。

        权谋心计,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

        ....

        ....

        大半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徐州开始下起了雪。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马上要过年,只不过城中的年味却并不重,都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常元和赵雄他们,经常各带一部分兵马,多次攻打山东境内,被闯军占领的县城。

        他们杀进县城之后,抢完闯军的粮草辎重就跑,根本不等闯军的大军杀来。

        不仅起到了练兵的作用,而且损失很小,每次都收获颇丰。

        这导致本来就人心惶惶的山东闯军,更加的叫苦不迭。

        又过了五天,徐州城的城墙终于是修好了!

        朱景铭亲自来到了城墙之上视察。

        整体的状况,让他非常的满意。

        城墙高14米,宽7米左右。

        而且,十里多长的城墙拐角处,还有两个凸出来十米,宽度二十米的墩台(又名城墙马面),可以摆放超级红夷大炮,进行交叉射击,攻击城墙脚下的死角。

        以前的城墙没有墩台,攻城士兵杀到墙角下之后,超级红夷大炮就射不到了,这墩台会弥补这个缺点。

        当然,以前的徐州城之所以没有墩台,也是因为没有超级红夷大炮这种威力强大的杀伤武器,直接往城下扔石头和滚木之类的,效果更好。

        “七米厚的混凝土,就是意大利炮来了也不怕,别说红夷大炮了。”

        朱景铭站在城墙之上,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意,喃喃自语道。

        如此坚固的城墙,就算是放在二战时期,也是极大的麻烦。

        不过二战时期,如果想要造出来如此坚固的城墙,可是耗资非常的巨大,根本不划算,毕竟那个时候已经有空军了。

        但现在这个时代,这些材料压根不要钱,就是比较消耗人工而已,而且没有空军,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常元,从今天开始,你暂时不要带兵外出了,带着士兵熟悉一下新的城墙。”

        朱景铭淡淡的道。

        虽然新的城墙,没有什么结构性的变化,但最好还是提前熟悉一下的好,省的满清军队打来的时候,士兵都手忙脚乱。

        “遵命。”

        常元恭敬的道。

        朱景铭离开了新的城墙之后,开始下令着手拆除旧的城墙。

        旧城与外城之间,隔着城墙的话,交通会非常的不方便,不利于发展。

        .....

        .....

        又过了五天多的时间,现在北京的局势,已经差不多稳定了下来。

        紫禁城养心殿里面,多尔衮将众将都召集过来,开始议事。

        除了豪格之外,其他的人都来了。

        “我们关外的八旗士兵,除了正黄旗负责保护陛下之外,其他的几乎都已经入关了,招募收编的汉人军队数量,也达到了三十万之多,可谓是兵强马壮。

        今日请诸位前来,是想要商议一下,接下来是先进攻南京,彻底灭掉明朝,还是先进攻溃败到山西的李自成?”

        多尔衮坐在诸位之上,缓缓的问道。

        那些收编招募来的汉人,被他组建成了一支绿(lu)营军,以镇为单位,每个镇大概五万人左右。

        一共六个镇。

        “王爷,这还用想,当然是要先进攻南京啊!”

        镶红旗的旗主满达海,随即道:“朱由崧前段时间在南京称帝,如果不赶紧去灭了他,难道等着他召集各方兵马,来进攻我们吗?”

        “说的有理,必须赶紧灭掉朱由崧才行。”

        镶蓝旗的旗主济尔哈朗,亦是赞同道。

        不只是他,其他的满清大将,也都是赞同。

        在他们看来,明朝实在是太过强大,他们能够趁乱入关,攻入北京城,其实有很多运气的成分,他们只想快点灭掉明朝,不给喘息的机会。

        “祖大寿,你觉得呢?”

        多尔衮看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祖大寿,问道。

        “臣以为,现在最好是先灭掉李自成。”

        祖大寿顿了顿之后,继续道:“朱由崧虽然登基称帝,但在南京却毫无根基,百官相互勾结,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各镇兵马也都是心怀鬼胎,尤其是盘踞在江西的左良玉,更是听调不听宣。

        如果我们现在进攻的话,他们肯定同仇敌忾,先对付我们。

        但是如果我们先不管他们,用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乱起来,到时候我们轻而易举的就能攻下南京。”

        不得不说,祖大寿当了这么多年的汉臣,对明朝的朝廷还是很了解的。

        “吴三桂,洪承畴,你们觉得呢?”

        多尔衮看向了另外两个人。

        “臣觉得祖大寿说的有理,先灭掉李自成,再去进攻南京比较好。”

        洪承畴恭敬的道。

        “臣附议。”

        吴三桂亦是点了点头。

        多尔衮心中沉吟。

        他也觉得祖大寿说的有道理。

        但是,明朝实在是太过强大了,他们满人却只有几十万人,在他心中如同一个阴影一般,一日不彻底的灭掉明朝,他就心中难安。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40554079/104695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