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大国芯片(寻香踪) > 第45章 如愿

第45章 如愿


他们跑了几天,  最后在坂田看中了一块五十多亩的地,既不是农田,也不是果园,而是一片山坡荒地,  地势不太平整,  长满了杂树野草。

        这块地离附近的村子只有几百米远,  村子就在公路边上,  正在铺沥青路,  他们需要自己硬化的路面也就是几百米的距离,  成本不会太高。

        最重要的是这块地便宜,  这么大一片地,  只需要1300万元,  这是晏旻和蔺征西都能接受的价格。

        让晏旻佩服的那家后来名震寰宇的公司也是落户在坂田,  晏旻希望能沾沾对方的仙气,  旻西科技也能蓬勃健康发展壮大。

        这次买地,花光了公司所有的现金,  甚至还欠了点账。

        不过晏旻并不心慌,  至少发展到现在,  公司还没有多少债务。有债务也正常,企业要发展,  哪能不负债呢,  不然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怎么涨利息。

        至于接下来建公司和工厂,  就得用借来的钱了,  但二人也不担心,  他们还没回到北京,  旺盛集团就已经联系上了公司,  谈论显卡合作事宜。

        旺盛集团的电脑除了在香港销售,  也销往内地,且销量还不低,他们第一次就跟旻西科技签了一万张显卡的单。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建公司和工厂并不是多么难的事。

        对他们来说,难的是新产品的研发,这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前景,毕竟传呼机专利的红利吃不了多久,随身听的竞品会越来越多,这些收入来源也会慢慢减少,而且时间会非常快。

        到时候就只剩下显卡这一款产品还能继续赚钱,他们必须要在传呼机和随身听的红利消失之前推出新产品。

        更难的是移动电话生产线的投资规模,搭建一条生产线,没有一个亿也要大几千万,到时候他们还真未必拿得出钱来。那就必须要跟银行贷款借钱了,希望到时候能够贷得到款。

        老胡头的护照在放年假之前发了下来,他打算过完年后就去英国。

        晏旻很担心他去英国适应不了,但自己跟他非亲非故,能劝的话都劝了,能帮他做的事也都做了,剩下的,就要看他自己的命运了,只能祝老头好运吧。

        老胡头离开后,就会空出一个房间来,晏旻和蔺征西商量好了,到时候再招一批技术员进公司,这样起码可以为移动电话的研发提供人力保障。

        他们回到北京后不久就快要过年了,虽然他们今年买地把钱都花光了,但公司给员工的奖金还是一分不少,毕竟公司没钱并不是因为今年不赚钱,相反,今年赚得比去年多多了,只是开销大罢了,员工是最大的功臣,是不能亏待的。

        公司员工都知道两位老板去深圳买地,是要把公司搬迁到深圳去,有些人不想跟着去深圳,担心自己会丢了工作。

        好在晏旻也及时打了招呼,北京的研发中心会继续保留,不愿意去深圳的人就继续留在北京工作,大家这才把心放进肚子里,继续安心工作。

        今年过年,晏旻和蔺征西都不打算回家,准备留在北京过几天二人世界,感受一下北京的年味。

        但是蔺征西的爷爷和父母回台湾过年了,打电话过来叫他回台湾。

        蔺征西不得不回去陪家人过年,他想把晏旻也带回去,但临时签证难办,最后两人不得不各回各家过年。

        其实家人都在盼着他们回家过年,晏旻母亲单位集资建房的新房已经盖好了,虽然没有电梯,但三室一厅的房子很宽敞,还有独立卫浴,就等着装修入住。

        晏旻又给父母拿了两万,让他们好好装修一下。

        买房和装修的钱大头是晏旻出的,父母给他留了一个光线最好的房间,年底他们就能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里过年了。

        晏旻的姐夫徐杨为自己创业忙活了两个月,厂房也看了几处,就等晏旻回来帮忙拿主意。

        晏旻回来后,帮姐夫选好了厂房,也为他定好了业务方向,只等他回北京打款过来购买设备,差不多就能开工了。

        虽然晏旻现在已经举债度日,但这是他买地之前就答应了姐姐姐夫的,他还是得为他筹集这笔钱,毕竟他借钱要比家人去借钱容易得多,家里人去银行贷款,额度撑死了也就几千一万,离买设备还差得远呢。

        晏旻自己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也不在乎多这一二十万了。

        他弟晏斐看姐夫也辞职下海,有点蠢蠢欲动,但是他才刚冒了点苗头,就被父母给摁死了:“小斐,你就别折腾了!你哥和你姐夫那是被逼无奈才下海,你的单位有什么不好?电力局是国家单位,是最牢靠的职业。咱们家已经有两个不稳定因素了,你就在单位踏实点好好干。”

        晏斐嘟囔:“可是我工资低啊。”

        徐杨说:“至少月月有发,国家要发展,电力局就不可能会下岗,只会越来越好,你说现在干什么离得开用电?”

        晏斐扭头看向晏旻:“哥。”

        晏旻说:“你别看我,我不知道。就说你下海,你能干什么?”

        晏斐想了想,去他哥或者他姐夫公司当电工?那还不如在单位干呢。自己创业也不知道能干什么,难不成去摆地摊?

        他媳妇汪红安说:“晏斐,你还是别下海了,我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踏踏实实过日子挺好的。大哥和姐夫都在外头打拼,爸妈已经够提心吊胆的了。”

        晏斐回头看一眼妻子已经隆起的小腹,说:“好吧。我就当好咱们家的后盾吧,你们只管去闯。”

        晏旻说:“等你们单位集资建房的时候,哥给你凑钱买一套。”

        “谢谢哥,算我借你的。”晏斐冲他哥呲牙笑。

        过年在家的日子总是舒心的,唯一让晏旻有些头大的就是父母会念叨他的个人问题,快三十岁了,还没成家,难免让父母担心。

        家里还有热心的亲戚要给他介绍女朋友,晏旻赶紧找了借口溜回了北京。

        倒是蔺征西比较省事,他只说自己已经恋爱了,但是目前没打算结婚,等机会合适了,就带回来给家人看,因此逃过了相亲的命运。

        虽然他已经年过而立,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但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处就是看过晚婚的人太多了,蔺征西这行为也就算不得另类了。

        晏旻回到北京,蔺征西还没回来,说是要陪爷爷去香港玩,顺便拜访一下盛福荣,这会儿估计人正在香港。

        晏旻去给吴百川和徐润良拜了年,就去公司上班,正好陪老胡头。老胡头已经开始收拾他的行李,收来收去,收了好几个箱子。

        晏旻给他看了一下,全都是些旧物件,不值什么钱,应该都是充满回忆的东西,便劝他:“大爷,您这些还是别带了吧,航空公司对每个乘客所带的行李都会限重,超过了要付钱的,很贵的。您这些带过去其实也用不着。”

        老胡头叹气:“我知道,这都是些破烂,也不值什么钱,可我什么都不想扔,甚至都不想去了。”

        晏旻说:“大爷,您要是不想去,干脆就留下来呗。”

        “房子都卖了,哪能老赖在这里。”老胡头苦笑。

        晏旻笑着说:“其实也好办,您不是还剩了点钱么,去买个楼房,也足够了。您还有退休工资,怎么都能过下去。”

        老胡头当然也只是说说,卖了院子买楼房,那一开始还不如不卖。

        这个春节他独自过年,又感受到了无人陪伴的寂清,他心里还是很想跟儿孙团聚的,只是这把年纪了,有些故土难离,又担心人离乡贱,难免有些伤感和不安。

        老胡头是过完元宵节走的,元宵节那天,晏旻和蔺征西陪老爷子亲手搓了汤圆,吃完汤圆,老爷子就拖着两个行李箱踏上了飞英国的飞机。

        晏旻和蔺征西一起去机场送他,他们还特意找了一个跟老胡头同一班机的年轻姑娘照顾一下老爷子,年轻姑娘看他俩长得那么好看,红着脸答应了下来。

        晏旻说:“大爷,到英国给我们写信、打电话都成。要是在英国过得不开心,就回北京来,这里总有您一口饭吃的。”

        老胡头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好的,好的。谢谢你们两个了,你们回去吧,别耽误你们工作。”

        送走老胡头,回去的路上,晏旻问蔺征西:“你一个人离开家来北京的时候,会不会也很舍不得?”

        蔺征西笑起来:“我跟胡大爷那完全不一样,我是奔赴爱情和希望去的,只恨飞机飞得慢,对美国完全没有留恋。”

        晏旻听他这么说,忍不住笑出了声,心里好受了不少,刚刚看着老胡头佝偻孤独的背影,又令他不由自主想起了陪伴了一个植物人14年的蔺征西,很难不叫他破防。

        他希望他们能够一起白头,等老了的时候,最好是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要是有一个先离开,留下另一个,都会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与孤独。

        想到这里,晏旻忍不住伸出手,悄悄握住了蔺征西的一只手。

        蔺征西感受到什么,抓起他的手,揣进了大衣口袋里,握紧,一股暖意洋溢在两人心头,两人都默契地扭头,对视一眼,嘴角微微扬了上去。

        老胡头离开之后,晏旻便将老胡头的屋子给清理了出来,叫人来稍微装修了一下,重新安装了线路,又去买了电脑桌椅回来,额外添置了十几个位置。

        过完年上来,就是毕业季,他们又打算去高校招收一批毕业生进公司。

        虽然这一届学生毕业分配受外因影响不大了,但1992年是神奇的一年,从年初的南方讲话之后,国家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绩,并且坚定了走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社会上就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下海潮,许多企事业单位,甚至是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停薪留职下海,据统计,这一年全国有一千万人下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把进私企工作当成一个选择。

        何况在这样的下海背景下,公司还可以从社会中招收一批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只要钱给得足够多,就不怕没有凤凰来枝头栖息。

        除了招人,晏旻和蔺征西也开始准备修建深圳公司,晏旻找到了中建一局,委托他们进行设计和建设。

        中建一局将这个业务转给了位于广州的四局,因为四局负责广东地区的业务。

        四局那边派了设计师和工程师过来跟他们沟通,进行前期的勘测和设计。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53199770/174633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