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咚宝) > 第401章:盼望

第401章:盼望


  只要自身实力够强大,这些风险统统不是问题。
郭旬也跟辛泰讲明了,这些东西除开给胡人送了丁点好处外,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的意义。
归化胡人,让西北再无战事。
辛泰觉得自己是个大老粗,不懂读书人那些弯弯绕绕的套路,但也大概听明白其中的道理。
“郭大人,我听明白了!就是让胡人以后不在马背上生活,去干活谋生,让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这样,这样胡人骑兵就少了!”辛泰慢慢说着自己的理解。
他吃过不少胡人骑兵的苦头。
大晋的普通将士是很难碰到马匹的,而胡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没有可比性。
“对对对!正是这个道理!”郭旬松了一口气道,既然辛将军已经明白此举的意图,也不用他多费口舌。
来之前,他还担心辛泰太过仇视胡人不懂这事背后的长远意义,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辛泰爽朗笑着,上前热情拍了拍郭旬的肩膀:“郭大人,还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肚子里坏水多啊!哈哈哈……”
郭旬:……
辛泰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用词不对,立马改口打哈哈道,“是墨水,墨水多!墨水多才能想出这样的法子!”
郭旬一时间语塞,不知道这话是骂他还是骂少傅大人。
不过,这事要是办成了,哪怕他郭旬被人骂一辈子都无所谓。
既为大晋子民,皆是盼着国泰民安。
敲定了章程以后,郭旬便喊来自己所带的匠人,开始准备建厂的工作。
西北多是用土坯和石块垒起的房子,这会儿天寒地冻,什么都埋在冰雪底下,想建房子不容易。
哪怕西北能用的将士有许多,郭旬并不打算折腾人。
在养殖牛羊的棚子边收拾出了几间干净的屋子,带着匠人们开始忙活起来。
成车的炭火和木材运往牲畜棚边的屋子,滚滚的白烟一直从烟囱往外飘,从清晨到傍晚,不曾停歇。
匠人们出入院子和牛棚,忙得热火朝天。
此刻,永行关的大营里也很热闹。
除开针对胡人的策略,郭旬这次来还要负责一件事,就是关于将士们归乡前的安置。
沙场上征战的士兵多是在战起时征召的乡野儿郎,如今战事既停,放他们归乡的日子也不远了。
积年累月的战争,让这些将士们受了不少伤。
缺胳膊断腿瞎眼的不在少数,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毛病。
有些虽看起来跟正常人没两样,可他们的身体早就不如先前。
云华春在写册子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点。
将士们解甲归田后,可能有些人不适合繁重的农业耕种。
这个时候学一门手艺,既可以解决匠人短缺的问题,又能让这些将士的生活更好。
军营里识字的校尉拿着手中的文书一字一字念给他们听。
这是郭旬和辛泰一起参谋后写出的文书,主要是利用将士们的空闲时间去学一门手艺。
这手艺各种各样,有木匠水泥匠铁匠,还有一些轻便的活计,比如造纸、喂羊剪毛、厨艺等,后面这些优先提供给身体残疾不能正常行走种田的将士。
后面永行关会建不少的厂子,需要很多的人手,愿意的可以留在厂里做活,不愿意的能带着这手艺回乡发展。
校尉念完文书上的话,又跟众人细说了一番。
在场的人神色振奋。
“校尉大人,那我们去学这活计要交银子吗?”一个脸上沾着灰的青年上前问道。
“这些师傅都奉朝廷的命令过来传授手艺,不是镇上开铺子的,不用银子,但你学手艺,肯定是要跟着人家一起干活的!”校尉手里紧握着文书说道。
“校尉大人,那我学了能回去传授给我儿子吗?能不能传给家中的兄弟啊?”
“校尉大人,都有些什么手艺,我能学什么?”
一个拄着根歪木拐杖的老者拼命挤上去,他穿着和周围士兵一样的布甲,唯有左脸侧边一道从眼皮滑至脸颊狰狞且结痂的伤疤,让他看起来格外渗人。
一开口却是沙哑又怯弱的语气,“校尉大人,我又瘸又瞎,有我能干的活吗?”
校尉耐心看向周围的人,“有,都有!你们别着急!”
“这手艺学了,就是让你们可以带回家的!还有,别担心自己做不了。郭大人说了,以后会开纸坊,造纸的活计会轻松一些!”
人群扎堆处传来阵阵的庆贺声。
军营里各处都是大同小异的热闹,也是这帮人对未来美好期望。
牛棚边的匠人忙活了几日,造出了不少的东西。
譬如黄油、奶酪、奶粉、奶豆腐等,这些都是用来吃的。
此外,那边负责处理羊群的匠人也有不少的收获,羊毛剪开外面脏兮兮的一层,便会露出里面洁白饱满的毛。
把羊毛拿出去处理蒸制一番,便能得出羊羔油,羊羔油通常是护肤用的。
西北冬日又干又冷,将士们长冻疮、手脚皲裂都是常事。
羊羔油便能很好缓解手脚皲裂的情况,当作护肤品卖向关内,也能换得不少钱财。
当然更主要的是羊毛!
羊毛梳理纺织以后,便能制成羊毛毯子羊毛线,不过没有处理过的羊毛扎人得很。
同样,他们带来了云华春的秘方,把这羊毛丢入撒了药粉的水中蒸煮,能让又干又硬羊毛变得柔软。
当然这会儿天冷得厉害,还不能剃羊毛,把羊毛都剃了,羊就会活活冻死,这样杀鸡取卵的事他们才不会做。
如今是先取一些做出个成品给上面的大人看看,让他们安心。
郭旬在京城是看过这些东西的,至于怎么做出来,他这几日没少去坊间看,可看了也不大了解其中的奥妙。
比如,这牛羊奶里面怎么就造出油来了?奶里都有油吗?
这让他不禁想到了母亲哺乳孩子的画面,他记得自己妻子喂养孩子吃的汤羹是没这么多油的!
郭旬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母亲,深感女子哺育子女之不易。
长叹了口气,带着这些东西去找辛泰。
准确来说,是把辛泰喊到跟前,来用用这些东西,看看这些东西的妙处。
到了营帐里。
“辛大人,坐!”郭旬招呼道。
两人面前摆着个火炉,火炉上面垫着一块铁板。
等下还有。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58048471/270186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