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朝元老(十三圣子) > 第一三二章 县局送礼

第一三二章 县局送礼


第一三一章 县局送礼

        1.

        接下来的日子,户山中学的师生们都投入了紧张的期末复习和备考之中。

        王一川的工作变得忙碌起来,去教育局开期末考试会,跟联考学校沟通,布置本校学生考试和教师阅卷安排,忙的是不亦乐乎。

        王一川和春天在校园内相遇或者一起开会的时候,也是很自然地互相开着玩笑,好像都已经忘记了那晚酒桌上所发生的不快。

        赵敏始终也没有问起那天晚上王一川酒局的事情,这让春天和王一川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不知道那两天对赵敏来说学校的事情就是一片空白,第一天忙着跟美少妇幽会,第二天忙着给自己家后院灭火,根本兜。

        赵敏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王会计坐后排,车子就向县城出发了。

        一路上,赵敏跟司机老刘有一搭无一搭地说着户山镇上的传闻逸事,会计小王安静地坐在那里不言不语地听着,听到可乐的地方,就裂开嘴笑笑。

        赵敏很满意小王的沉稳,当时提拔他的时候,赵敏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单位会计必须是领导的亲信,这几乎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换了领导必须换会计,把会计换上自己信任的人,这也是惯例。赵敏也不例外,到了户山中学不到半年,就把会计换成了小王。小王人年轻,脑子灵,是初三级部的数学老师,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言语、不爱跟人沟通和交往,说起来就是有点内秀和自闭。但赵敏却恰恰看好了他的这一点,嘴巴紧是做会计的第一要素,嘴巴没有把门的人不适合做会计,肚子里盛不住话,领导的那点小秘密还不得早晚让你给卖了?

        4.

        车子颠簸了两个小时,终于停在了教育局办公楼的后面。

        这也是赵敏的聪明之处,送礼之前先进去打探一番,自己要孝敬的人在不在。还有哪些人是该在的却不在,哪些是不该在的却呆在那里。还要悄悄地跟人家问明白,礼物是要送到哪里去?当然,有些人不在乎,直接就让给送到办公室,反正是一点土特产,也不值钱。再说,大家都心照不宣,在这座大楼里,但凡有点权力的人,逢年过节的时候谁不收点东西?只不过是有的正大光明一点,有的偷偷摸摸罢了。

        赵敏慢吞吞地进了教育局办公楼,先跟传达室打了个招呼。然后慢慢地从一楼开始,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转了过去。还好,大多数科室里只是科领导一个人在家蹲守,工作人员都统一安排下乡巡考去了。计财、审计、政工、督导,这几个手握大权的科室,赵敏还要亲自进门拜访了一下,顺便统计一下科室内的人数,这些科室的工作人员也是要送的,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人家,临时抱佛脚的事情,赵敏从来不干。其他的如电教、团委、综合之类的科室,赵敏都是从门口的玻璃窗偷偷看一下都有谁在就成。

        转完二楼,赵敏就悄悄退了下来。三楼是各局长办公室,这个地方赵敏不敢上去打扰,给领导送礼是要讲究学问的。你大包小包的把东西拎上去,这不是给领导难堪吗?又不是单位发福利,到下班的时候局长、副局长一人拎两箱粉条出门,传出去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吗?所以,给领导送礼物一般都是要送到家里去的。如果领导们都住在一个家属楼里咋办?这个不用送礼的人操心,如果你是领导信任的人,领导会把送礼的地方告诉你。譬如,楼下的小卖店,领导某个亲戚开的茶楼、酒店,等等,你只要把东西送过去,把自己的名号报上去,到时候领导自然就会收到礼物,也会记住你的名字。当然,有些领导家里消费不了的东西,如烟酒等物,有可能就直接放在店里给卖了。

        赵敏回到了车上,点上一支烟,把各科室的情况和要送礼的名单、人数给理顺了一遍,王会计掏出本子记了下来。这都是送礼的惯例,一般到教育局办公楼送礼,赵敏很少出头,都是王会计带着司机挨个科室拜访,送东西的时候只要报上赵敏的名号就成。这样做,也可以让赵敏在送礼的时候有效避免不该出现的尴尬。只有几个局级领导,赵敏是必须要出头的,一是显示自己心诚,二是在领导或领导亲朋那边也混个脸熟。

        几分钟后,王会计和司机就忙碌开了,搬着粉条跑上跑下,挨个科室点头哈腰地拜访。这些工作王会计做起来熟门熟路,根本不用赵敏操心,赵敏也就安心地在车内抽烟、打盹。

        忙乎到上午十一点,王会计两个人才算是把教育局大楼内的所有科室跑了个遍,就连传达室,赵敏也让王会计给送了一箱,把教育局守大门的老大爷感动的跑出来跟赵敏连连表示感谢。

        一百箱粉条已经去了大半,赵敏看看时间,决定趁热打铁,午饭前把几个局级领导的家接着跑一边。

        司机老刘麻利地发动了车子,按照赵敏的指示上路了。

        十二点半的时候,赵敏他们终于忙活完了。

        三个人坐在一家装修豪华的酒店包间内,面对着满桌的美味,赵敏笑眯眯地举起了酒杯。

        5.

        一百箱粉条全部送出去了,剩下的就只有户山镇的书记、镇长和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三个人了,这三个人也用不了太多,每个人送两箱意思一下就行。

        书记和镇长因为还有好多关系到户山镇老百姓生计的大事要办,所以不可能把心思全部放到户山教育和赵敏身上,只要户山镇教育系统不出什么大事,不是特殊日子或事情,一般不主动过问。反正有分管的副镇长盯着,领导们也放心。

        而对于分管教育的冯副镇长,赵敏更是放心。去年冬天的时候,赵敏在户山镇教育系统给冯副镇长一次性解决掉了二百吨“新汶煤”,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是以福利的形式发下去的,钱款当然是要从各学校的学杂费的收入里扣除。赵敏的这个大手笔,确实让冯副镇长大赚了一笔。当然,冯副镇长是打着给亲戚推销的幌子进行的。现在,冯副镇长在赵敏面前表现的很乖,赵敏提出的事情,只要不是太出格,冯副镇长一般都会答应,并设法帮助解决。

        喝完酒,赵敏叮嘱王会计,回到户山镇以后,马上到王小芳批发部,再订购二百箱粉条,除了送礼外,赵敏还准备用它给户山中学的老师们发放年终福利。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77100/251781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