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刑风英雄演义(竹言乙) > 遍地恶少(下)

遍地恶少(下)


那师爷连忙上前,对王九德耳语道:“少爷!那严家确实有个仙人,还和家族后人经常有书信往来!要是让她知道后人被欺,定然会来报复啊!”

        王九德先是一惊,随即松开了抓着严红妮的手,而后却又平静下来,对师爷说道:“那干脆把那严家所有人都抓来,这样就无人向那仙人通风报信了!”

        “使不得!使不得啊!传说仙人都能掐会算,且算无遗漏。就算没人通风报信,等她接不到子孙回信,略一掐算定然知晓此事呐!”

        王九德心中顿时慌乱,道:“可是我们已经将她弟弟打死,就算放了这娘们儿。恐怕一样会遭仙人报复!这可如何是好?”

        师爷略一沉吟,低声道:“事到如今,只能让小五去当那替罪羊!打死那小孩又不是少爷您亲自动手,甚至连要打他的话您都没说过。不如等那仙人找来时,将所有罪名全部推到小五头上,让他以死谢罪!”

        王九德大喜:“妙计!先生果然妙计啊!哎?那小孩还没死!”

        只见严红妮一被放开,就跑到萧恒旁边将其抱起,连连摇晃哭喊不止。

        本来普通的小孩挨了大汉这一拳非死不可。可萧恒苦练了四个月的凝气决,虽然没有在灵气充沛的地方练习,但由于天赋异禀,也相当于寻常人在门派内一年半的苦修之功。

        由于他还不会主动运用灵力护体,灵力只是本能的防御,所以才会被普通人的血肉之躯打晕。如果他能主动调动灵力防御,那么不是练过武功的人,想用拳脚伤他却是不能。

        萧恒只是一时昏倒,被严红妮一摇晃就醒转了过来,只是头疼欲裂,用手一摸,脑门上已经鼓出一个大包。

        王九德见萧恒没事,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对严红妮道:“你既然不愿意陪本少爷吃饭,少爷我也不强求。本少爷还是个讲理的人。虽然我手下‘不得我吩咐’就打伤你弟弟,却也是因他对我无礼在先。”说话时,他特意将“不得我吩咐”说得很重,声明打萧恒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王九德接着说:“看在他尚且年幼的份上,这些银两你拿去给他医治。那个混账下人我回去自然会严惩!这点小事情就不用告诉你家长辈啦,免得扰了她老人家清修。”

        说罢王九德拿出一锭元宝,递与严红妮。

        严红妮骂道:“狗贼!我才不要你的脏钱!”

        王九德也不回话,见严红妮不接,就把元宝往她身上一扔,带着人扭头就走。

        严红妮口中大骂,把元宝拾起,使劲砸了过去。而王九德一行早已走远,那元宝砸他不中,却被旁边的百姓一哄抢去。

        严红妮见萧恒并无大碍,也不愿在县城里多做停留。连忙找了车架,回毛沽埠去了。

        回到毛沽埠,严红妮先找了大夫给萧恒敷上药,又买了吃食,这才回到文心堂。

        萧恒此时只是头上的大包还有疼痛,其他并无不适,能正常吃饭。严红妮则是一脸的愧疚,一边吃饭一边大骂王九德,更是顺带连王县令也一起骂上了。

        饭还没吃完,严晦提前回来。看到萧恒头上纱布,问了事情始末,痛斥严红妮不听自己管教,闯下大祸。虽然他知道自己家有个仙人亲戚镇着,多半那王九德也不敢生事,却还是怕有个万一,心中惴惴不安。严晦他是不知道,那王九德此刻心中更不安宁,生怕严红妮向那仙人太姑姑告状,来找自己麻烦。

        严晦深感对不起萧恒,执意要登门向萧恒父母赔礼道歉。萧恒推三阻四,使尽浑身解数,才让严晦勉强同意不去。

        萧恒倒也有心向严晦承认自己是孤儿,可身上这么多的银两又该如何解释?总不能说是偷的、抢的,从死人身上摸的吧。

        此时,萧恒又想起了问云麓洞所在的事情。可严晦也说不知,他不禁心中一阵失望。

        严晦看在眼里,摸着萧恒的头说道:“当仙人也不一定就好,我那五姑自从随仙人走后就音信皆无,连给我爷爷送终之时也没回来。你过目不忘、悟性惊人,即使不去修道成仙,苦读六七年圣贤之书,也定能金榜题名,去那京城做得大官,一辈子荣华富贵,同样能光耀门楣。何苦去当那骨肉分离、终生不得相见的仙人呢?”

        萧恒听了,心中一动,问道:“当官能比那王县令大么?”

        严晦“哈哈”大笑说道:“傻孩子!只要你用心苦读,别说一个小小县令,就是宰相也做得!”

        萧恒闻言,无法当仙人的失落略得安慰,笑着道:“好!那我一定努力读书,等我当了宰相,我便去找那王县令和王九德的麻烦,给姐姐出气!”

        严晦和严红妮都被萧恒的话逗乐了,萧恒也跟着他们祖孙俩开心地大笑。

        之后,萧恒又和他们聊了几句。严晦又提起登门道歉之事,萧恒连忙找了个借口跑了出来,回破庙去了。

        一路上,萧恒一直在想象着,等当了宰相后,该如何报复王九德父子,直到走到破庙门口,才忽然回想起今天自己将大汉推倒的一幕,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在山上找了块石头,差不多头颅大小,双手抱起十分沉重。他心念一动,体内灵力运转起来,顿时觉得手中石头轻了许多,仅一只手就能轻易举起。萧恒心中大喜,丢了石头,奋力朝山上跑去,直觉耳边呼呼生风、身轻如燕,再用力一跳,竟然离地三尺!他心中更加欢喜,一鼓作气,发足狂奔,没用多久,就跑到了山顶。

        他对着夕阳放声大笑,积在胸中的那口闷气也随之挥去。萧恒看看自己的双手,又拍拍结实的身体,更是下定决心要苦练功法,等神功大成,在当大官前也能护得姐姐和自己不再受人欺负了!

        萧恒意犹未尽,想到自己在这小山上住了快半年时间,每天起早贪黑的读书练功,根本就没在这小山里好好转转耍耍。此时天色未暗,他小孩子贪玩的兴头上来了,便翻过山头往山后跑去,想看看有何好玩之处。

        跑了半个时辰,听得有“哗哗”水声,萧恒寻声找去。没走多远,就来到一个三丈多高的山崖前。只见一道小瀑布从崖上飞流直下,落入碧绿清澈的水潭中。山崖不高,水势不大,瀑布落下只是“哗哗”作响,并无惊天动地之声。水潭周围乔木、灌木丛生环绕,显得比其他地方都要茂密。可惜时值深秋,眼前尽是一片枯黄之色。

        萧恒心想,果然寻得一处好地方,等到那酷暑难耐之时,此处正是避暑的佳处!

        萧恒正想着夏天在这里戏水该是多么的快活,却忽然发觉,此处的灵气似乎要比别处更加浓郁!

        萧恒欣喜道:“在此处修炼,至少比在我那破庙中修炼要快上五成!哎,可惜没早点发现这好地方。”

        萧恒知道这山上并无猛兽,当即也不回破庙,就地盘膝打坐开始练气。

        秋去冬来,雪融花开,又是一年春来到。

        远方鸡鸣报晓,山前炊烟袅袅。水潭边已是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萧恒收了功,起身舒展下筋骨,就似阵风一样跑出了树林。

        自从发现这个水潭后,他每晚都来此练功,风雪无阻。雪花纷飞之时,只要他多穿棉衣,将那凝气决运转几遍,就觉全身温暖、寒意全无。

        无奈的是,身体之冷好驱,心灵之冷难散。想那春节停课的几日,山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亲朋好友互访携游,是多么令人羡慕。而萧恒则只能孤坐一池薄冰前,默默数着枯枝残叶上的寥寥寒星。直到去给先生拜年的那天,他才从严氏爷孙身上感觉到一丝节日的温暖。

        不过,节日不休、每天如常的修炼,自然会有回报。如今萧恒丹田处的灵力漩涡已经有鸡蛋大小。运气跑动时,真可谓神速追风。

        这半年来,王九德果然没有来找过麻烦,严家爷孙提着的心早就放到了肚里,照常过着安稳的日子。只是一过得年来,多了很多上门提亲保媒的人。

        虽然王九德那件事情早已传遍了毛沽埠的七姑六婆,但是有仙人这个大后台撑着,也没人怕那么个小小的县令。那件事反倒是起了良好的宣传,说是有仙人亲戚的严家,竟然连县令都要礼让三分。再加上严红妮也有几分姿色,于是动心者济济。

        可选择的多了,倒是让爷孙两个愈加不知该如何挑选,故而到现在也还没有个定数。

        这一日下午,天色阴沉、湿闷无风,使人心烦意燥。想是梅雨欲来。

        萧恒向往常一样正在跟严晦读书,忽听院中传来话语:“此处可是文心堂严家?“

        师徒俩连忙走出屋门,抬头一看,只见一黄袍中年男子御剑高高飘在半空,冷冷地看着他们。

        自知水平有限,所以不求收藏,不求推荐,但求各位看官一句珍贵的评论。竹言在此先谢过了!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77977/136628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