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明朝当藩王(老刑) > 第230章 乱大明者,燕王也

第230章 乱大明者,燕王也


  朝堂落幕,老朱特意留下宁王朱权,前来武英殿一叙。
老朱佯装批阅奏折,实则暗中观察眼前这位逆子。
“你在奉天殿打瞌睡就算了,如今当着朕的面,还在浑水摸鱼?”
老朱不悦道:“咱这些儿子里,就属你最是懒散!”
朱标在一旁偷笑,如今还能让十七弟吃瘪的,除了父皇,便是他这个大哥了。
“面对父兄,儿臣就像回到家一样轻松自然,才打个瞌睡而已。”
朱权伸了个懒腰,一旁的蒋瓛相信,若是武英殿里有床,这位殿下肯定会直接躺下开睡。
“哦?那咱也没看你在朝堂群臣面前,表现的像个王爷!”
老朱冷哼一声,表达了身为老父亲的不满。
朱权莞尔一笑,“朝臣再信任,毕竟是外人,岂能轻易表露出儿臣真正一面?”
帝王心术,不可轻易让臣子揣摩心中所想。
魏武帝曹操杀杨修,便是此人太过聪明,几次都猜到了其心中所想。
留下这样的人,实在是心腹大患。
当然朱权说这些,不过是为自己偷懒找个借口罢了。
“你看那李芳硕如何?”
朱元璋笑道:“朝/鲜李成桂想要立此人为王世子。”
朱标皱眉道:“父皇,此人志大才疏,若是个表演耍猴的戏子倒是般配!可若担任一国之主,儿臣以为并不称职。”
老朱并未表态,而是看向了朱权,“老十七,你说呢?”
朱权打了个哈欠,笑道:“如此甚好,还请父皇赶快下旨,给朝/鲜国主吃颗定心丸!”
朱标很是不解,父皇和十七弟这是在唱双簧?
“大哥,此人并非嫡长子,而且在其之上,还有位虎视眈眈的李芳远。”
朱权随即将昨日遇到李芳远之事,尽数告知父兄。
朱标恍然大悟道:“那李芳远与李芳硕,正在争夺世子之位?”
“可为兄来看,李芳远这厮的把握明明更大,为何我大明要支持李芳硕?”
老朱轻哼一声,“那李芳远狼子野心,到时候对你阳奉阴违,与扶桑人勾结,你又能如何?”
“至于这李芳硕,虽然没什么才华,却更易于我大明掌控朝/鲜半岛!”
朱权连连点头,父皇人老成精,肯定看得更远。
“若李芳硕成为王世子,李芳远必然不会坐以待毙,朝/鲜国内也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朱权叹气一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标紧皱眉头,“那李芳远胜算更大,恐怕连其父李成桂,也未必能够遏制住他!”
“此人继位,岂不是依旧对我大明不利?”
蒋瓛在一旁侍奉,只觉得天家父子三人太过厉害。
一言一行,便已经将朝/鲜看得透彻。
而那位二皮脸王子,还在成为大明忠犬洋洋自得!
这便是差距吧!
“两者相争,国力消耗,民生疲敝,就算李芳远有野心,也没有财力给予支撑。”
朱权笑道:“父皇此举,无论那兄弟二人谁胜谁负,他们都要依附大明!”
老朱眉宇舒展,他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想让子孙后辈少做一些事。
江山得来不易,老朱堪称帝王之中的劳模,为了天下事呕心沥血。
周围的邻居,若是和睦友邻,喜当忠犬,大明绝不会主动挑衅。
若是狼子野心,想要背地里搞些小动作,大明绝不缺少毒士谋臣。
“老十七,这些时日,咱打算留李芳硕在应天府。”
老朱随意一句话,对于李芳硕而言是恩惠,朱标朱权兄弟二人则嗅到了政治因素。
父皇此举,定有深意。
“父皇……”
“不该问的,你问了咱也不会说。”
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后起身走出武英殿。
“走!去宁王府,尝尝老十七的手艺!上次那涮羊肉,咱还没吃够!”
父皇开口,冤种宁王只得奉旨上火锅。
“父皇,大哥,咱们走着吧!”
——
曹国公府。
李景隆今日可谓是贵客临门。
除了扶桑南朝的苇名一成外,还有朝/鲜五王子李芳远在座。
“久仰曹国公父子威名,今日一见,国公爷神威更胜尊父。”
李芳远很会说话,一记马屁奉上,令李景隆很是舒服。
“饶是老国公,也未能像您这般大破北元王庭。”
李景隆笑着点头,命人奉茶后,笑问道:“敢问五王子来见我,所为何事?”
李芳远眯眼看向苇名一成,后者冷笑对视,谁也不服谁。
“无妨,苇名大人也是我的贵客,都是信得过的朋友。”
李景隆摆了摆手,李芳远这才起身,拱手行礼道:“在前来应天府前,在下已经拜访过燕王殿下。”
此言一出,李景隆紧皱眉头,当即命人关上房门,各种戒备。
李芳远嘴角含笑,“殿下乃人中之龙,可惜美中不足!”
苇名一成嘲讽道:“都是王,大明的藩王,可并非你朝/鲜王子能比!”
李芳远身边护卫杀气四溢,苇名一成浑然不惧,他同样是身经百战的武将。
李芳远轻拍护卫肩膀,示意其稍安勿躁,“莫要在国公爷面前失礼。”
“诚如在下所言,燕王殿下还少一顶白帽子!”
李景隆后背一凉,此人当真是胆大妄为!
王字上面加白,岂不就是个“皇”字?
“五王子,你在我大明应天府,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话,若被锦衣卫听见,可是要打入天牢,永不超生。”
李景隆心中紧张,表面却不动声色。
李芳远赔罪道:“是在下孟浪。若是我能成为国主,便是燕王手下的刀剑。”
“不知燕王殿下,喜欢摇尾乞怜的忠犬;还是像在下这般锋利的刀剑?”
李芳远在国内同样是名将,既然朝廷那条路走不通,那不如另辟蹊径,寻找大明藩王相助。
而他最看重的有两位藩王,一位是善战的燕王,坐镇北平,手下燕山铁骑神威赫赫。
另一位则是善谋的宁王,尚未就藩,还在应天府。
可惜宁王昨日已经拒绝过他,倒是北平府的那位和尚,对戴白帽子这事十分热衷。
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燕王殿下如何选择,本国公便如何选。”
李景隆委婉表明立场,笑道:“既然五王子是自己人,今日便小酌一杯!”
苇名一成老奸巨猾,听到这二人谈话,心中暗道:“日后乱大明者,必燕王也!”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79105003/263781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