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检验科医生(江左酒) > 第二章:据理力争

第二章:据理力争


  
“ANCA,据我所知,应该是一种抗体。”廖清玄保守的说着自己的答案。
廖清玄的谨慎让曾莹知道,自己赌对了,这臭小子压根不了解ANCA,这就是机会扳回一城了。
“廖主任,棚户区的老年人被一氧化碳也好,二氧化碳也罢,这些气体刺激导致了咳嗽不止。同样的,在免疫学里面,有一种免疫是不识别自身细胞的,他们统称为ANA,而ANA里面又以一种最奇怪的,叫做ANCA。别看只多了一个C字母,这多出来的C可是一个全科医生才能驾驭的疾病。”
此刻曾莹就像站在聚光灯下一样,耀眼的光芒从她周遭的光晕中折射,每个在场的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技巧的较量。
诚然,最开始的时候,曾莹处于下风,被廖清玄说的节节败退,可是此刻,换成了曾莹的地盘,她做主的概念。
“ANCA的学名叫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检验医学的一种检测指标,对应的疾病叫做系统性血管炎。这个疾病,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就是血管炎这三个字。”
曾莹将视线从廖清玄的身上移开,看向这一次会审最大的领导王院长。
“血管炎,顾名思义,就是全身血管都可能发生的炎症。这种炎症,血供最丰富的的地方是好发点。也因此,肺部和肾脏就成为了主要炎症之地。”
王院长对着曾莹含笑点头,曾莹弯起嘴角,看向廖清玄,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从胸口迸发。
“廖主任,系统性血管炎引起的肺炎和肾炎,他们并不是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常常是自身不识别免疫细胞的结果。这样的病,又怎么会是结核病呢?如果您真的当做结核病,怕是会延误病情,属于误诊犯愁了。”
要知道误诊对于医生而言,不仅仅是职业上的羞辱,更可能会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这诛心的语言,让廖清玄笑起来了,也许曾莹觉得此刻她赢了,可是她忘了,她要进的是什么科室,谁有事主要把关人。
“你说的很对,只是,曾莹,你这么熟悉检验知识,又做什么来二次申请调入呼吸科呢?”
廖清玄是好样的,一句话噎住了曾莹,让她半晌没回过神来。
而评审的医生则是别过脸去,不忍笑出声,好让曾莹更加难看。
曾莹此刻憋红了脸,恨不得一口咬上去,咬死这个混蛋!
“好了,审核就到这里,曾莹啊,你先回去,我跟其他人就你的事情,再谈谈看。”王院长算是发了话。
“好的,王院长。”
曾莹黑着一张脸,转身气呼呼的走出会议室。
而会议又开始进行,这一次是廖清玄和刘毅洪竞争课题项目的事情。
“王院长,孙主任,各位老师,我的课题计划就是这些,谢谢。”
廖清玄左手压着白袍最后一颗扣子这里,向在座的评审员鞠躬致谢,缓缓落座。
五个评审医生拿着手里的资料,小声讨论着。
刘毅洪转过头看向廖清玄,面露笑容“你这次准备的不错,挺充分的。”
“师兄也准备的很好,你课题设计的几个地方,真是绝妙,我都没有考虑到。说起做事稳妥,还是师兄更胜一筹。”
廖清玄露出他标志性的笑容,只是这仅是客套的恭维,并不存在真情实感。
刘毅洪笑着点了点头,“承你吉言。”
刘毅洪看向手里的文件,拿出手里的签字笔,写写画画的。
一时之间,两个人的谈话陷入了冷场的尴尬局面。
“王院长,孙主任,杨主任,请到急诊科,请到急诊科,需要紧急救援协助。”
突然广播响了起来,会议室内所有的医生立刻站了起来,朝着手术室奔跑。
孙旭作为呼吸内科的科室主任,朝着自己科室的两个副主任医师大声说道:“刘主任,廖主任,你们也来,这可能是一次紧急救援。”
廖清玄和刘毅洪对视一眼,立刻朝着急诊科拔足狂奔。
一脸不忿的曾莹正在医院食堂里吃着饭,电话响了起来,“快回来,高速车祸,需要紧急加班。”
这是检验科科室主任李亚给每个休息的检验科技师、技士打的电话。
曾莹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快速写上一个纸条:不要动,去急救,稍后回来吃。
曾莹转身着急的跑到检验科,一进入检验科,她开始协助同事检测起血样来。
“6413μg/L?这个D-二聚体怎么高?”
曾莹转过头来,“急诊科。”
曾莹接过这个报告单,眯着眼看了一眼,眼睛瞪大,“急诊科电话多少?”
“6908,内线。”
曾莹接过电话,快速给急诊科打过去,可是此刻急诊科忙成一锅粥,几个大医生都去急诊手术室急救去了,护士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每一个听电话的。
曾莹握住手里的报告单,转身跑出检验科,快速的朝着急诊科跑去。
“快,病人急性肺栓塞。”曾莹抖着手跑进急救室。
廖清玄和刘毅洪齐齐回头看向曾莹。
此时护士拿着报告单跑来,“CT肺动脉造影提示急性肺栓塞。”
廖清玄和刘毅洪再次对视一眼,两个人的表情更严肃了一些。
“低分子肝素抗血栓治疗。快!”廖清玄急切的说道。
“是。”
此时廖清玄口袋里的电话嗡嗡响起来,但是急救让他没时间去接电话。
曾莹想要帮着急救,却又缩回了手,她望着急救的医生们,咬了咬嘴唇,撇开头朝着急救室的大门走去。
才走出大门,病人丈夫抓紧曾莹的手,“大夫,我爱人她怎么了?她和我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她不能有事,孩子不能没有妈妈!我求求你!求求你!”
曾莹扶住病人丈夫的手,扶着他站了起来,语速极快的说了一句,“目前正在急救。”
病人的丈夫还想多问几句,曾莹已经朝着电梯快步走去。
电梯此时来了一个移动病床,这是一位院内运转的急救病人,电梯门刚刚关闭,护士看了眼心电监护,对着同伴喊着:“室颤!”
曾莹猛地转头,看到护士开始进行紧急除颤。
“快,CPR(心肺复苏)。”
护士刚说完,曾莹立刻翻身来到病床上,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快速按压起来。
护士对看一眼,开始协助曾莹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约莫做了九个心肺复苏,病人才开始能靠自己呼吸,可就在2分钟以后,电梯刚刚打开,病人开始呼吸微弱,心电监护仪显示室颤。
曾莹跳下来,开始等除颤,除颤结束后,又跑到床边,快速做着心肺复苏,直到九个如此的循环结束,患者才再次恢复呼吸。
等到手术室门前,曾莹终于坚持不住,顺着手术室外的墙壁瘫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的喘着粗气。
此时电话响起来,曾莹咽了咽口水,汗水顺着脖颈留下,她抹了把脸,接起电话,“李主任。”
“听小王说你出去送报告单了,现在在哪呢?”检验科主任李亚那安定人心的声音传来,让曾莹方才因为病人数次呼吸停跳而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
“刚在电梯遇到一个呼吸骤停的病人,帮助护士参与急救了。”曾莹粗喘着气,“李主任,我这就回科里。”
李亚那温暖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小曾啊,到底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看见急救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吧?”
“李主任,您就打趣我吧,我这不是赶上了嘛,刚好今天病人多,我想着帮把手就帮把手。”曾莹俏皮的说道。
“行了,你还知道今天病人多,赶紧回来吧,今天咱检验科压力大,可缺不了你这检验与临床双专业都学过的大将。”李亚主任的朗笑传来。
“李主任,您抬举我了。”曾莹轻咳一声,顺着墙又爬了起来,深呼吸一口气,“我现在就回来。”
“就等你了,快点哈。”李亚主任又催促一句。
“嗯。”曾莹挂断电话,抬头看向手术室,这里曾经是她的梦想,可如今,她只能在检验科验验血,验验尿了。
曾莹垂下头,有些难过的别开脸去。
曾莹,山东医科大学毕业的硕士生,只是可惜,本科虽然是临床专业,可研究生报考的时候,因为服从调配,成了检验专业。
这调剂改变了曾莹的命运。
为什么?
这临床医学专业就是能坐门诊,能动手术,能在住院病房查房的大夫。
而这检验医学专业,也就是在实验室窗口采个血,化个验的技术性医生。
医师,唯有大夫才有资格喊,技术型医生只有技师两字。
虽然是一字之差,技还是医,真的千差万别。
廖清玄的电话响了起来。
刘毅洪敦促一句,“接电话吧,别是家里什么事情。”
廖清玄刚想接电话,此时电话突然挂断了,看着家里的来电想着回电过去,此时呼吸科孙主任电话打了过来。
“孙主任。”廖清玄接起电话,恭敬地说道。
“廖主任,你和刘主任赶紧来一趟第三手术室,有一个病人创伤性膈疝联合心包积液。”呼吸科主任孙旭着急的说道。
廖清玄猛地扭头看向刘毅洪,“创伤性膈疝!”
“走!”刘毅洪拿着听诊器就朝着手术室快速跑过去。
廖清玄和刘毅洪才来到手术室外,就看到一对父母焦急的探头探脑,频频诉说着一些话。
廖清玄回头看了一眼这对父母,零星听到“我孩子才十七岁就要考大学了”,“他身体很好,怎么打个篮球就这样了呢?”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97534894/325629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