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族(安蜀) > 第四十三章:抵达曲阜

第四十三章:抵达曲阜


李俶留着杜甫他们再问一些细节,自己则默默的回到了院外。

        其实事情已经很明了。

        百姓吃不起饭,弃婴、杀婴之事比比皆是,朝廷即便颁布了法令也没用,连大人都要饿死,一纸法令能做什么?

        “送一袋粮食进去。”李俶声音嘶哑的对李三娘说道。

        他没有多送,送多了就是害人,再说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光送解决不了问题。

        在这种时代,只能指望有一个开明的皇帝和好的天时,才能让老百姓吃得起饭。

        等李三娘去取粮食,李俶又大声问道:“此地县令何在?”

        他们每到一地,县令都会带人前来迎接,直到把他们送出该县范围。

        很快有位身穿青袍的官员从后面跑来:“不知太孙殿下招下官来有何吩咐?”

        李俶面无表情的一指院中:“你自己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等对方脸色苍白的陪同杜甫他们出来,李俶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为何不开仓放粮?”

        见太孙殿下那布满血丝的双眼紧盯着自己,县令被吓得往后退了两步,赶紧说道:“殿下明鉴,年初雪灾早已将粮库耗尽,已无粮可赈。”

        “县中豪族可有粮食?”

        “殿下,本县土地狭小贫瘠,并无有名的士绅豪族,只有一禅寺,县内大半的良田都在该寺手中,应该会有一些存粮。”

        李俶闻言冷笑一声,岂止是有一些。

        僧侣和比丘尼没有户籍,乃是独立于世俗课税的宗教集体存在。

        简单一点说就是寺庙不用交税或交的很少。

        这导致大量拥有土地的农民为了避税,将自己的农田卖给寺庙,成为佃户。

        如此一来,寺庙的农田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却是越来越少。

        和尚们整天打坐念经却富得流油,而贫苦百姓就只能给他们打工,勉强才能养家糊口。

        “有一些便好,你带着李都尉去将住持请来,佛祖割肉喂鹰方成正果,作为侍佛之人,也当经世济民,料想住持看到这番惨象,应是不会拒绝的。”

        等李嗣业带着人离开,那家的农妇也和老妪一起走了出来,连连向李俶磕头表示感谢。

        李俶让李三娘将两人拉起来,看那妇人手里还抱着孩子,叹了口气说道:“将这孩儿葬了吧,这里有一匹绢,应该足够你们熬过今年冬天,是我李家对不起你们。”

        听到李俶这话,所有官员包括杜甫在内都惭愧的低头称自己有罪。

        食君之禄,却未能做到忠君之事,让堂堂太孙殿下跟一位农妇道歉,他们这帮人在死后,估计要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了。

        禅寺的住持来的很快,在看了这家人的惨状之后,当即表示可以请她们去寺院所属的农庄里当长工。

        估计县令提前跟他通过气,还没等李俶发话,老主持主动提出将寺里存的粮食和香油钱拿出来接济灾民。

        人家既然都这样识时务了,李俶也不能再说什么。

        不交税是朝廷的制度,他一个皇太孙可没有权利更改,等他当了皇帝再说吧。

        现在最多能够以巡抚的身份递上一份奏折,至于那老糊涂了的阿翁到底采不采纳,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一行人再次起行,也不怕老和尚耍赖,等从山东回来他还要走这里,到时候若有半分出入,庙都给他拆掉!

        傍晚大军驻扎在驿站的时候,李俶让杜甫以他的名义起草一份奏折,将一路上见到的事情对李隆基做一个汇报。

        杜甫很快写就,随着奏章递上来的,是一份杜甫自己写的诗,字迹非常潦草。

        李俶看了眼抬头《自京至陈留郡咏怀五百字》。

        “什么时候写的?”

        “在马上写了个大概,方才又补了几句,里面引用了殿下的言语,还请殿下不要介怀。”

        李俶脸色有些诡异,这算是他抄了杜甫,还是杜甫抄了他?看来以后说话都得小心点。

        将诗词递还给杜甫,李俶说道:“将此诗也一并抄录在奏折上,让阿翁看看。”

        为了能够早点回去,李俶再次加快了速度。

        队伍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出发,等实在看不到了才会停下来。

        随行的礼部官员们都跑去达奚殉那里抱怨,让他请太孙殿下慢一些,照顾照顾他们这些老人。

        这几天李俶的脸色就没好看过,达奚殉哪敢去撸虎须,好言将那些老臣劝了下来。

        第七天午后,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曲阜。

        曲阜位于鲁郡东南部,作为儒家弟子的圣地,其地位可想而知。

        不得不说这山东地区,是真的人杰地灵,不仅是孔子出生于这里,被誉为“亚圣”的孟子也在这里出生。

        除此之外,墨家的墨子,孙武,诸葛亮等等有名之士的家乡都在这里。

        还没进入县城,李俶就感觉到了强烈的儒家文化氛围。

        不起眼的农家院里,不时会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道旁之人彬彬有礼,即便正在玩闹的孩子见到他们,都会立刻站在一旁有模有样的行个礼。

        不仅是对他们行礼,但凡道旁有两人相遇,只要是认识的想要问句吃了没,都会先慢慢行了礼再说。

        这里的有礼到什么程度?

        用李嗣业的话来说就是,即便一条狗见了人,都会先叫两声,打过招呼之后才会开咬。

        他这粗鲁的话语自然引得杜甫等人一阵呵斥,连李俶都憋着笑说他活该。

        在中国古代,只要是读书人都能算儒家门生,李嗣业胡打乱说,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没卷起袖子打他算是读书人脾气好了。

        鲁郡太守连同孔家这一代的家主早已带着一帮人在县城外等待。

        这曲阜县城其实就是孔家的封地,连县令都是孔家族人,可见朝廷对其是何等优待。

        曾有言称:“天下两家半。”

        皇帝只占了半家,一家是龙虎山张天师,另一家就是这曲阜孔家。

        虽然是句戏言,但也能看出这个家族是何等煊赫。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98855324/19367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