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崛起后周(书香盈案)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符后之怒

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符后之怒


数日之后!朝堂之上。&1t;/p>

        文武分左右站定,而小符后则隐于布幔之后垂帘听政,虽然上次范质和王溥的难,如同闹剧般就结束了。&1t;/p>

        然而!小符后临朝听政之事就此确定了下来,众臣似乎也渐渐习惯了,在皇上面还有一个太后的存在。尽管小符后的年纪也不大,不过才三十出年,女人这个年纪最充满韵味,可比起快满八岁的柴宗训,却是更容易赢得朝臣的信任。&1t;/p>

        “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在三呼万岁之后,太监尖锐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响起,等柴宗训宣布起身之后,众人站起。&1t;/p>

        柴宗训心中也隐隐藏着一丝小小的激动,这几日他房中飞鸽传书不断,外界的消息源源不绝传到他的住所,他知道赵匡胤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的朝堂注定不会像往日般死气沉沉,了无生气。&1t;/p>

        飞鸽传书今日边关将传来辽国大举入侵的消息,几日之前王洪亦是借着“稚子营”之手,悄无声息的传到了柴宗训手上。而经边关三个州刺史联名的八百里加急,却是比柴宗训手中的飞鸽传书晚到了两天。&1t;/p>

        飞鸽传讯,更为快捷,鸽子在天上飞过,至少不用翻过千山万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王洪早收到消息,比起赵光义派出的人马早一天用信鸽传讯。唯一让柴宗训有些意外的,居然赵匡胤将赵光义派到了边关三州,而且还交给了赵光义不弱的兵权。&1t;/p>

        赵光义是什么货色不只柴宗训清楚,想来赵匡胤也不是看不见,可是柴宗训就是想不明白。为何赵光义这么个只适合搞政治,并不适合带兵之人,为什么赵匡胤会放心的将兵权交到他手中,难道真的只因为他们是兄弟?&1t;/p>

        除了这个之外,赵光义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理由了。历史永远都是最好的证明,柴荣在时,可以将一幅坏牌打出不错的结果;而赵匡胤从柴荣手中接过的却是一幅好牌,也还打得不错,至少统一了南方;而一幅好牌到了赵光义手中,一幅好牌生生的让他给玩坏了,有时候柴宗训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赵光义。&1t;/p>

        柴荣加上赵匡胤两代*开创的大好局面,就像以前柴荣在时,没有南方赋税的支持,居然也能让北方辽国望而却步。&1t;/p>

        可是赵光义呢?在他那个时候,大宋已经进入科技井喷的时代,虽然以文抑武,让大宋很多时候放不开手脚。但柴宗训知道,赵匡胤当时给赵光义留下还是有很多能征善战之将,那个时候大宋的武力并不弱。&1t;/p>

        又看看赵光义做了些什么?这里不说远了,只说一件事,相信大家都清楚,那便是宋太宗事先画好了阵图,叫武将按图布阵之事。本来阵图之上有河,可是到了那处一看,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有河有地方都成了平原。&1t;/p>

        当时带兵的在武将就蒙了,本来赵光义的阵势就是依河而设,但如今河都不在了,这阵又该怎么布?&1t;/p>

        赵光义有些像后来的guo军总裁蒋某人,明明军事能力平平,却喜欢越俎代疱胡乱指挥。大宋数次北伐无功而返,就是出于赵光义的手笔,不只消耗了无数钱粮,反而浪费了国力。若是北伐一战而胜,自然没有后来的金国,也没有再来的元蒙。&1t;/p>

        本来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什么事情都可能生,或许一个偶然的因素,却是像蝴蝶效应般可能引其他的事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的就是这般道理,就是兵法大家亦有失算之时,又岂是一张阵图能道尽的?&1t;/p>

        说的有些远了,再说回来。此刻的王溥和范质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经过几次和赵匡胤较量之后,非但没讨到好处,还吃了不小的亏。&1t;/p>

        二人如前常一般,象征的禀报了几件作得了主的事,便等着太监宣布退朝。柴宗训向下看了一眼,有意无意的朝赵匡胤所站的位置看去,现赵匡胤身体站得笔直,不动如松般,似乎并没有开口的打算。&1t;/p>

        “还当真沉得住气?”柴宗训心中冷笑道。&1t;/p>

        “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柴宗训紧接着说道,闻过此言王溥和范质都有些意外,按理说这句话应该宣旨太监说才对,不想今日柴宗训却是自个说了出来。“我儿稍安勿躁!”也许是觉得柴宗训有些失礼,布幔后的小符后开了口。&1t;/p>

        “孩儿觉得有些头疼难忍,也许这几日回暖得太快,本想着可以少加衣服了,却不想昨天又下起了雨,还格外的冷,想来我是不小心染上风寒了。”柴宗训马上说明了“缘由”,王溥和范质也深以为然起来。&1t;/p>

        这小皇帝一向听话乖巧,今日行为有些出格,习惯了柴宗训的装出来的假象,他们都不觉得柴宗训会无缘无故会这般做。&1t;/p>

        有了柴宗训此言,王溥和范质都觉得合理起来,在他们看来眼下也没有什么要紧之事,和小皇帝的龙体比将起来,什么事都比将不上。二人作为辅,正打算当众宣布退朝,不想还有一人比他们着紧柴宗训的健康状况。&1t;/p>

        不用多说,这人自然就是小符后,没等王溥和范质说话,小符后已是抢先说道:“我儿要紧么?要是身体挨不住,就先回去休息吧?”&1t;/p>

        话已经说出,柴宗训也只能装出一幅颇为难受的样子,勉强笑了笑,回道:“太后放心,孩儿只有觉得有些困乏而已,并无大碍。”“嗯”小符后像是放心了不少,代柴宗训言道:“若是大家都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今天的早朝就先散了吧?”&1t;/p>

        小符后都如此说了,谁又能这么不识时务,不给太后和皇帝的面子。你还真别说,当真还有这么一个人。&1t;/p>

        就在众准备退朝之际,站得如标枪般直的赵匡胤挺身而出,声若洪钟般说道:“微臣有要事启奏,还请太后和圣上留步。”赵匡胤一开了口,原本打算离开的文武大臣都重新站定,便是王溥和范质也开始紧张了起来。&1t;/p>

        赵匡胤沉默了这么久,他们都知道赵匡胤定不会就此罢休,可是赵匡胤毕竟忍了如此之久,本来王溥和范质也提防了一段时间。但过了这么久赵匡胤都没有动静,都说老虎有打盹的时候,况且王溥和范质还说不上什么老虎。&1t;/p>

        王溥和范质都小心的看着赵匡胤,他二人都心知赵匡胤是那种不动手则已,一出手必将势若雷霆,不会给对手留任何余地。&1t;/p>

        小符后先掀开了布幔,却是牵着柴宗训,已有离去的意思。闻过赵匡胤之言,小符后转过头看了伫在原地的赵匡胤,凤眉一皱道:“赵将军!你也看见了,今日皇帝身体有所不适,如果事情不是那么重要,你看能不能放到明天?”小符后是用一种商量的口气跟赵匡胤说话,若非是柴宗训的关系,小符后绝对不会选择这般低声下气。&1t;/p>

        “请陛下和太后娘娘明鉴,实在此事非同小可,微臣不能不不得不向陛下和太后娘娘禀报,还请太后娘娘……”&1t;/p>

        “如果我说非得说明天呢?”小符后杏眼圆睁,已是带有几分怒火。若是别的情况她还能和赵匡胤耗下去,可是不清楚柴宗训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更想先带着柴宗训去看看御医,想知道有没有什么大的毛病。&1t;/p>

        “只怕不行!此事实在是十万火急。”赵匡胤却是跪倒在地,“不管太后娘娘高不高兴,此事都必须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儿说出来,若说是慢了一时半刻,危及大周江山社稷,实在不微臣能够担得起的。”&1t;/p>

        小符后气得面无血色,她实在想不到赵匡胤居然如此不给面子,一时之间有此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眼前之事。&1t;/p>

        倒是一旁装病的柴宗训有些过意不去,他原先只是想着逼着赵匡胤不要稳坐钓鱼台,早些说出边关的消息。可怎么都没有想到,小符后会因为此事会当着满朝文臣的面和赵匡胤红了脸,而且还有一不可收拾之态。&1t;/p>

        满朝文武也是噤若寒蝉,上一次小符后虽然在关键时刻选择了退让,好歹让大周朝堂维持了一团和气的局面。不过想到上一次小符后将父亲符彦卿都搬了出来,如果这次小符后和赵匡胤真闹翻了,未来的大周会变成什么模样,谁的心里都没有底。&1t;/p>

        “竟然赵将军有要事要说,就等他说了再退朝吧?孩儿支持得住,二娘不必担心。”柴宗训说这般话的时候,却是将小符后的手抓在了手里,同时递了个放心的眼色给小符后。&1t;/p>

        小符后终于选择了妥协,冷冷的哼一声,道:“就且听听赵检点的在要事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这事不及陛下的身体重要,休怪我翻脸。”小符后这般言语,无异是在暗中警告赵匡胤休要得寸进尺。&1t;/p>

        赵匡胤笑了笑,口中连连称是。但见赵匡胤从怀中拿出一样事物,满朝文武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身匡胤一个人身上。待赵匡胤拿出该物之后,众人的注意力又到了那件事物之上,心中都在纷纷猜测那是什么东西。&1t;/p>

        &1t;/p>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122972/264298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